首页 > 研究 > 证券研究 > 详情
具身智能加速,人形机器人量产将近
2025-01-21 15:10:18

  三大指数收盘分化,深成指相较强势,涨+0.48%。

  盘面上,盘面上,地产板块异军突起,半导体元件、消费电子上涨,电机、自动化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教育、石油化工、能源、钢铁、贸易等板块跌幅居前。

  题材概念,机器人板块再爆发!

  消息面,1月21日上午,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正式启用,能容 纳超1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未来,上海将重点推进“1+N”虚实融合训练场建设、加速应用落地、推动人形机器人与大模型融合。

  同时,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人形机器人“湘江1号”,这是湖南首台人形机器人,号称也是“中国乃至全球首个专用于健康陪护领域的人形机器人”。此外,据武汉大学副校长龚威教授介绍,天问机器人正在从实验室迈向生产线,计划2025年量产,并打造一条研发制造生产线。

  机器人将重塑人类生活方式,具备广阔空间。近期国内车企和互联网大厂纷纷下场,中国已有接近80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国内的供应链和生态体系正在逐渐建立并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已经初步具备。后续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事件持续催化,题材热点机会。

  技术面,日线级别,阶段性调整后,指数延续中枢震荡为主,关注整理后,方向性选择。

  策略上,方向性选择明确前,注意单粉彩带控制仓位为主。 

  为了帮助投资者朋友更好的把握人形机器人方向机会,源达研究院梳理了相关行业逻辑和质优个股:

一、市场背景

  1、华为入局具身智能,首批签约16家合作机器人企业。

  11月15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正式运营,该中心由华为与深圳前海合作区管理局共同合作建立,致力于瞄准国际前沿技术,以产业示范应用场景为牵引,开展技术攻关和联合创新,共同打造世界级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在同步举行的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上,乐聚机器人、兆威机电、中坚科技、埃夫特、禾川人形机器人等16家企业共同与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企业签约。

图1: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正式运营

image.png 

资料来源:芯榜,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二、行业环境

1、特斯拉推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Optimus迭代速度惊人。

2021年8月,马斯克在特斯拉 AI DAY上首次提出Optimus的概念,并计划在未来让人形机器人取代人类从事部分危险工作和重复劳动。相比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在于与智能化和类人化,所以智能制造、商业服务和家庭场景可能会是人形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场景。2023年12月,特斯拉发布的Optimus Gen2已能完成单腿瑜伽等复杂动作,自2022年发布demo起仅两年,迭代速度惊人。而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加持下,人形机器人的“iPhone时刻”有望在不久到来。

图2:特斯拉共有40个驱动关节

image.png

资料来源:特斯拉,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2、国产人形机器人加速迭代。

2016 年优必选推出 Walker 原型机,腿部拥有 12 个自由度,可 以完成行走和上下斜坡的动作。2023 年优必选推出工业版人形机器人 Walker S,身高 1.7 米,体重 60kg,可替换末端执行器,搭载 41 个高性能伺服关节以及多维力传感器,机器 人自主运动及决策能力大幅提高,可在工业及商用场景广泛应用。

3、人形机器人对力传感器需求明确。

以 Optimus 为例,约需要 14 个力传感器、14 个力矩传 感器和 4 个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的腕部和踝部均需配备一个六维力传感器。

三、投资建议

1、人形机器人。

2024年以来,AI端产业进展持续推进,而作为AI大模型原生应用的最佳实体,人形机器人在视觉、语音、运动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或持续强化,在AI赋能、产业巨头入局、政策支持等背景下其产业进程或加速发展。展望后续,人形机器人产业催化不断,四季度板块行情有望持续。特斯拉进度仍为行业领先,量产节奏明确,关注各环节国内领先布局企业机会。

2、减速器。

人形机器人主要采用谐波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以Optimus为例,共有40个关节驱动装置(手臂12个、脖子2个、腰部2个、手部12个、腿部12个),其中我们假设有14个关节会采用谐波减速器,4个关节会采用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存在一定应用场景重合,行星减速器的优点在于使用寿命长、价格低;但重量重、减速比低,因而我们认为在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中行星减速器难以大量替代谐波减速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推进有望打开精密减速器市场空间。考虑到人形机器人产品成熟度的快速提升,我们假设2025年人形机器人正式商业化,并出货1万套,并在2026/2027年销量达5/10万套。同时基于人形机器人对零部件降本的要求,且采用的减速器基本为微型减速器,价格相对较低。假设2025-2027年谐波减速器价格由1000元降至800元,行星减速器价格由600元降至400元。则测算下若人形机器人出货量达到10万套,则能提供11.2亿元的谐波减速器市场增量和1.6亿元的行星减速器市场增量。

四、产业链重点公司万得一致预测

表1: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公司

代码

归母净利润(亿元)

PE

总市值(亿元)

2023E

2024E

2025E

2023E

2024E

2025E

绿的谐波

688017.SH

0.9

1.2

1.5

230.1

178.0

138.3

209

双环传动

002472.SZ

10.3

12.8

15.5

23.6

19.0

15.7

243

东华测试

300354.SZ

1.8

2.4

3.0

28.5

21.3

16.5

50

柯力传感

603662.SH

3.1

3.7

4.4

47.4

39.9

34.0

149

资料来源:Wind一致预期(2025/1/21),源达信息证券研究所

 

 

 


上一篇:落后产能出清,新能源全板块有望逐步企稳

下一篇:美升级出口限制,AI算力国产化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