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 > 证券研究 > 详情
指数低开震荡 防御品种再度活跃
2025-05-09 15:39:19

周五市场低开后维持弱势整理局面,分时上蓝线领涨黄线,权重托抬指数明显,市场赚钱效应缺失。

盘面上,美容护理、纺织服装、银行、电力、农产品加工、白色家电、饮料制造等表现强势,处于行业涨幅榜前列。

题材概念,跨境支付、减肥药、代糖概念、眼科医疗、超级品牌等概念亦有所表现。

消息面,当前电力板块已进入业绩兑现与改革红利共振阶段,低估值属性叠加市值管理深化,行业配置价值显著提升。

技术面,周五指数低开低走维持弱势整理格局。盘面涨少跌多,交投凄惨。走势上继续运行于缺口之上,目前处于良性调整,毕竟上方是成交密集区,无量快速走上攻不现实,短期夯实整理借以实现时间换空间也可以的,行情方面无需过分担忧,正常心态应对即可。

 

为了帮助投资者朋友更好的把握电力相关的机会,源达研究院梳理了相关行业逻辑和质优标的:

1.1电力板块逻辑梳理

火电:量价成本三重下滑,多空博弈激烈。电价端看,2024年底开始,各省陆续启动新一年长协电价的谈判与签约,截至目前多省长协签约结果已经落地,其中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长协电价下跌明显,而安徽、上海、河北等缺电省份电价降幅较小。电量端看,2025年1-2月全国发电量整体下滑,其中辽宁、黑龙江、浙江、重庆、四川等省份实现了逆势增长。成本端看,2024年Q4以来煤炭价格快速下跌,2025年Q1跌势延续但3月底起跌速放缓,底部或逐渐企稳。我们认为,火电企业机组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将导致量价影响不同,其中机组多位于电价跌幅小或发电量增速高的地区的火电企业,由燃料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润增厚作用或更为明显。展望全年,火电企业或面临量价成本的三重下滑,多空博弈格局将愈发明显,企业业绩分化或进一步加剧。

水电:Q1电量稳步提升,高股息红利属性凸显。2025年1-2月水电发电量同比提升4.5%,其中发电大省四川和云南分别同比提升3.7%和17.0%。根据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与长江水利网统计,四川江河流域来水情况较好,且长江流域蓄水偏高。从发电量上看,2025年Q1长江电力、华能水电、桂冠电力等多个水电企业发电量同比提升;从电价上看,尽管2025年各地长协电价整体下行,但四川等水电大省的交易均价则略有提升,量价齐升或进一步提升相关区域水电企业盈利。此外,水电盈利的稳健性较强且分红比例高,股息率较长期国债收益率仍有显著优势。

核电:市场化交易提升,以量补价电价影响有限。2025年1-2月全国核电发电量为746亿千瓦时,同比提升7.7%,显著快于同期全国整体发电量增速;而根据中国广核和中国核电统计,其2025年Q1核电上网电量分别同比提升9.41%和13.30%。从上网电价上看,近年来核电市场化交易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广东和江苏等地长协电价下跌明显。考虑到2025年广核无新增机组投运且光伏电价跌幅较大,其核电营收压力或大于中核。而中核一方面发电量同比增长,且2025年预计漳州2号机组新投运,我们认为以量补价背景下长协电价下滑对其影响相对有限。

 

1.2电力板块重点标的

1)华电国际:公司成立于 1994 年,是中国华电集团旗下核心上市企业,2005 年在 A 股上市(600027),1999 年在港股上市(01071.HK)。公司以电力、热力生产为主业,业务覆盖火电、燃气、水电及新能源领域,控股装机容量达 5981.86 万千瓦(截至 2024 年底),其中清洁能源占比 21.85%。作为国内大型综合性能源企业,其发电资产分布于 12 个省市,核心布局电力负荷中心及煤炭资源富集区。2024 年实现营收 1129.94 亿元,归母净利润 57.03 亿元,同比增长 26.11%,受益于煤价下行及成本优化。近年来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成立杭州华电清能公司聚焦光伏、风电技术,并通过并购整合提升新能源装机规模,计划 2025 年投产重庆潼南燃气调峰项目,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华能国际: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华能集团核心上市企业,2001年在A股上市(600011),1994年和1998年分别于纽约(HNP)、香港(00902.HK)三地上市。公司以电力、热力生产为主业,业务涵盖火电、燃气、水电及新能源领域,截至2024年底可控装机容量达1.45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35.82%。作为国内最大上市发电企业之一,其发电资产分布于26个省市及新加坡、巴基斯坦等海外市场,核心布局电力负荷中心及能源富集区。2024年实现营收2455.51亿元,归母净利润101.35亿元,同比增长20.01%,受益于煤价下行及新能源装机扩张。近年来加速绿色转型,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677.2万千瓦,风电264.58万千瓦,并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高温气冷堆、超超临界发电等技术应用,计划持续提升新能源装机占比,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长江电力:公司成立于2002年,2003年在A股上市(600900),2020年发行沪伦通全球存托凭证登陆伦敦交易所,是中国三峡集团核心上市平台。公司以水电为主业,拥有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六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7179.5万千瓦(截至2024年底),占全国水电装机12%,年发电量2959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100%。2024年实现营收841.98亿元,归母净利润325.2亿元,同比增长19.36%,盈利能力居行业前列。作为全球最大水电上市公司,其资产布局长江流域核心河段,通过“六库联调”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年增发电量约60-70亿千瓦时。近年来加速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2024年投资82.64亿元建设河南巩义抽水蓄能电站(1200兆瓦),布局储能与智慧能源,并通过长电国际参与海外电站运营,拓展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市场。公司技术实力突出,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项,专利超1500项,机组可靠性指标达国际一流水平。

4)中国广核: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总部位于深圳,旗下拥有中国广核电力(003816.SZ/01816.HK)等上市平台。公司以核电为主业,业务涵盖新能源、核燃料、非动力核技术等领域,构建“6+1”产业体系,2024年清洁能源在运装机突破1亿千瓦,全年上网电量超3600亿千瓦时,其中核电贡献占比超80%。截至2025年1月,公司在运在建清洁能源总装机约1.2亿千瓦,包括核电3175万千瓦(全球第三)、国内新能源5680万千瓦及海外1300万千瓦,清洁能源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及16个海外国家。作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主力军,中广核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在国内外建成7台机组,在建14台,并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成为全球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技术之一。2024年,公司新增境内新能源装机1153万千瓦,布局“风渔融合”“盐光互补”等示范项目,同时推动老挝、南非等海外市场突破,累计带动1.6吉瓦设备出口。财务方面,2024年实现营收868亿元,归母净利润108.1亿元,连续11年获国资委考核A级评价。公司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持续推动核电技术创新与绿色能源全球化布局。

5)中国核电: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旗下核心上市企业,2015年在A股上市,2020年登陆伦敦交易所。公司以核电为主业,业务涵盖新能源、核技术应用等领域,构建“核电+新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格局。截至2024年底,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5台,装机容量2375万千瓦,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18台,装机容量2064.1万千瓦,核电装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作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主要开发者,公司参建的福清核电5、6号机组实现WANO综合指数满分,漳州核电1号机组完成并网发电,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69.86亿元,归母净利润89.34亿元,盈利能力居行业前列。公司以“六库联调”提升核电运行效率,年发电量超千亿千瓦时,等效减排二氧化碳超3亿吨。近年来加速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控股新能源装机突破887万千瓦,布局“风渔融合”“盐光互补”等示范项目,并通过长电国际参与海外电站运营,拓展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市场。技术实力方面,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项,专利超1500项,机组可靠性指标达国际一流水平,为我国核电“走出去”提供核心支撑。

 

投资顾问 王玉倩,投资顾问,执业登记编号:A0190621030001。

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财源滚滚、东方财富、财联社

免责声明:源达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市场低开高走 板块继续轮动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