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 > 证券研究 > 详情
主板重心上移 板块轮动分化
2025-07-18 15:17:13

今日指数早盘震荡整理,午后一度有回落,好在尾盘再度回升。

盘面上,小金属、能源金属、非金属材料、物流、农化制品等表现强势,处于行业涨幅榜前列。

题材概念,丙烯酸、环氧丙烷、稀土永磁、化肥、小金属等概念亦有所表现。

消息面,日前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启动,本次集采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此前,国家医保局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首次构建起“基本医保保基本+商保目录覆盖高值创新药”的双轨支付体系。

 

技术面,今日指数继续分歧,创业板冲高回落,主板横盘整理尾盘再度走高,日线三连阳局面。不过盘面配合情绪一般,个股涨跌互现,主要还是权重方向的表现。另外从形态看,不论创业板还是主板上方均有压制,想要走突破还得有量能持续配合。好的一点是两市能够维持在1.5万亿附近,而且多头趋势保持,可保持乐观,但考虑板块轮动切换,节奏上仍要有注意。

 

为了帮助投资者朋友更好的把握创新药领域相关的机会,源达研究院梳理了相关行业逻辑和质优标的:

1.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性升级,创新成为发展新动能

中国在研管线数量2014年来持续增加,据Pharmaprojects统计,2014年中国在研管线数量为701个,至2024年已增至6,119个,复合增速高达24%,在研管线数量的全球占比由2014年的6%增至2024年的27%,得益于中国医药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管线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中国药物出海(license-out)及在海外成立New-co势头迅猛,创新逐渐转变为支撑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据医药魔方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市场结构仍以仿制药为主,2023年仿制药占中国医药市场结构的65%左右,创新药占比较低,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从创新药上市数量来看,2019年来中国创新药上市数量整体而言不断增加,且国产创新药占比呈上升趋势,反映出中国医药生物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处于行业新旧动能切换,由仿制到创新的过渡阶段,创新驱动特征逐渐显现。

2.出海进程提速,海外市场带来业绩增量

中国创新药出海取得了重大成果,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呈现爆发增长态势,2019年中国license-out出海交易金额仅为9亿美元,交易数量22个,至2024年,交易金额达到519亿美元,复合增速高达125.0%,交易数量达到94个,复合增速为33.7%,中国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有望持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创新药出海进程提速将为中国医药生物企业带来业绩增量。

3.板块历经深度调整,看好估值修复机会

随着药品集采政策不断优化,产业竞争环境或将深度改善,主流生物医药企业的利润有望修复并因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进一步提升在行业中的地位,板块历经深度调整估值得到修复,生物医药行业或迎戴维斯双击。叠加AI浪潮下生物医药研发深度获益于人工智能发展,资本市场回暖利好生物医药企业融资并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药研发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等因素的影响,建议关注创新药板块的价值重估机会。

4.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药明康德和恩华药业。

5.风险提示

建议关注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及管控升级的风险。

 

 

 

投资顾问 王玉倩,投资顾问,执业登记编号:A0190621030001。

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财源滚滚、东方财富、财联社

免责声明:源达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上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一篇:指数震荡回升 个股涨多跌少

下一篇:无